使用AI大模型自动生成流程图或论文技术路线图

使用AI大模型自动生成流程图或论文技术路线图

一、介绍

在学术论文写作中,清晰的技术路线图能可视化的呈现研究逻辑。传统绘制方式存在两大痛点:

  1. 耗时费力:需手动整理研究步骤与逻辑关系
  2. 修改困难:框架调整需重新绘制图形

本文将提供一种更方便的制作方法,以及需要用到的提示语和工具。本方案基于大语言模型实现:
✅ 自然语言交互解析论文内容
✅ 自动生成可编辑流程图代码


二、核心提示语模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技术路线是一种论文中为解决研究问题或实现目标所采取的具体方法和步骤,清晰地展示研究项目的整体框架、主要研究内容、各个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最终要达成的目标。 
以下是技术路线的制作思路:
1. 顶层明确最终目标/核心问题 (The Peak/Apex):
o 方法: 用一个概括性的方框置于图的顶端,清晰说明本研究要解决的核心科学问题或要实现的技术目标。
2. 分解为主要研究模块/阶段 (Main Pillars/Phases):
o 方法: 将最终目标拆解为几个关键的、相对独立但又相互关联的研究组成部分或实施阶段。这些模块通常代表了研究的主要方面。
3. 细化各模块的具体内容/步骤 (Detailed Tasks/Steps):
o 方法:对于实验制备/合成类模块:通常按照时间顺序或操作流程,列出关键步骤。对于表征/分析类模块:列出将要采用的测试方法或技术手段。对于性能研究/参数优化类模块:列出需要考察的变量或评价指标。对于机理探究类模块:列出相关的理论模型、分析方法或验证实验。如果某个模块内容较多,进行下一层次的分解。
4. 建立逻辑关系与流程走向 (Establishing Logic and Flow):
o 方法: 使用箭头连接各个框图。顺序流: A -> B 表示 B 依赖于 A 的完成。分支/并行流: 从一个框引出多个箭头指向不同的框,表示可以并行进行或代表不同的研究方向。汇合流: 多个框的箭头指向同一个框,表示这些前置条件都完成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或者这些方面的研究结果共同指向某个结论。
请你为本篇文章制作技术路线图。需要注意的是,生成代码时,模块中的字符需要使用双引号,避免出错


三、使用方法

方法一:直接生成(适用于DeepSeek-R1模型)

  1. 上传研究文档(PDF/DOCX等)
  2. 输入提示语
  3. 直接导出流程图

方法二:代码转换(适用于任意LLM模型)

推荐工具Mermaid Live Editor

  1. 上传研究文档(PDF/DOCX等)
  2. 输入提示语
  3. 复制模型输出的代码片段
  4. 粘贴至在线编辑器代码区
  5. 实时预览渲染结果(图示)

四、案例演示

以本篇教程文本为例,使用两种方法绘制本文流程图:

1. 直接得到流程图

流程图示例


2. 代码转换流程

以Gemini 2.5 Pro 为例

  • 步骤 1:上传文档并输入提示语,得到如下代码片段
    代码片段示例

  • 步骤 2:将代码粘贴至 Mermaid Live Editor 的代码区
    编辑器界面
    此时右侧即为生成的流程图。生成的代码/流程图质量取决于LLM的质量。


使用AI大模型自动生成流程图或论文技术路线图
https://kymi1723.github.io/2025/05/16/generate_flowchart/
作者
kymi
发布于
2025年5月16日
许可协议